用官员财产公示为“官员穿戴”脱敏
近期,一组关于江西省吉安市委书记王萍佩戴“奢华”手表、首饰的网帖在网络流传。网友根据她的穿戴质疑“是书记还是富婆”。王萍回应,照片上的首饰廉价,有经济能力购买这些东西,经受得起组织检查。吉安市回应称,发帖系吉安市峡江县涉嫌受贿、正在被检察机关查处的原县长涂建忠的家属所为。江西省纪委办公厅一工作人员则表示,如果要反映官员问题,应有理有据,不应单从穿戴评价。
新华社新闻客户端“新华社发布”刊发题为《疑似“奢华穿戴书记”如何回应才能服众》的评论:“官员被人网上‘举报’,举报人身份并不重要,是否属实才是关键。吉安市的回应尚不能解开民众疑惑,公权力出来‘帮腔’不合时宜、不理智。建议纪检监察机关及时介入,用真相回应传闻。”
从“天价烟局长”周久耕、“表哥”杨达才到刘铁男,网络反腐的诸多成果已证明,网友提供的一些看似不起眼的线索具有相当的价值。新媒体时代,在网络聚光灯下,“官员穿戴”不是小问题。
女市委书记的穿戴为何那么“吸引眼球”?人民网评论解析道:“平心而论,官员的穿戴首饰水平与是否贪腐没有必然关联,国家也没有规定官员配饰的价格上限。群众之所以怀疑,是在于怀疑官员的豪车、名表都是贪腐所得,更怀疑背后有更大规模的贪污腐败不为人知。”
如何让“官员穿戴”脱敏?网民普遍支持官员财产公示。9月24日晚,湖南湘潭市委党校工会主席胡劲松在微博晒财产,并约吉安市委书记王萍公示个人财产。胡劲松称其家庭有房一套,车一辆,现有存款40万元、股票市值20万元。此举获网民称赞。荆楚网评论同样指出:“官员‘穿戴’要‘脱敏’就必须建立健全财产公开公示制度。如果官员财产不公示,不接受群众、媒体和社会的监督,那么官员的廉政永远是一句空话,更难逃众人的‘悠悠之口’。”
“献血加分”有违鼓励无偿献血初衷
近日,浙江浦江县出台政策,无偿献血超过4000毫升,直系子女参加中考可获加分。这一规定引发社会热议。有网友评论:“以前上学要拼爹、拼房子,现在要‘拼’血了。”浦江县卫生局相关负责人说,出台这项政策的初衷,是为了鼓励更多的人加入无偿献血队伍,这是一件于大家都有益的事。
舆论指责“献血加分”与浦江县卫生局的初衷相背,“献血加分是变相的有偿献血”。《京华时报》的文章《献血加分政策不可如此功利》就称:“当地政府如果真是从民生角度出发,当反思这一政策的制定思路,任何基于功利性、简单利益交换方式制定的公共政策,它所营造的必然是一个越来越功利的社会。”
在高考招生改革取消加分项的背景下,“献血加分”不免再次引起公众讨论教育公平问题。《中国青年报》评论称:“献血与受教育权本来没有直接关系,这种促进公益的方式方法明显不恰当。这样的政策,是中国教育不能承受之重,也是借公益侵害教育公平之举。”
堵住“吃空饷”的制度漏洞
9月25日《新京报》报道称,随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不断深入,河北、四川、河南及吉林已有10万余“吃空饷”者现形:河北清理5.5万人,四川清理清退2.8万人,河南清理1.5万人,吉林清理8600余人。
当下,官民对立情绪较强,“吃空饷”更容易激化官民矛盾。光明网评论认为,“在公众理解中,“吃空饷”是在离岗情况下仍享受财政工资的行为,是项因制度宿弊而衍生出的‘特殊福利’,官员在其中的角色是纯粹的获利者、欺诈方”。
被曝光的大量“吃空饷”人员常年不在岗,更没有任何的具体工作任务完成,反映的是政府治理体系的漏洞。人民网评论建言:相关立法、执法、纪检机关应采取强有力的措施,长期治理严惩“官仓鼠”;同时要完善落实相关制度,彻底堵住“吃空饷”的一切“漏洞”;此外还应加强社会监督,充分发挥群众的力量,建立相关举报、奖励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