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舆情点评
1.世行报告结论引全球舆论关注
据人民网舆情监测室观察,2014年4月29日,世界银行发布的2011年“国际比较项目”报告通过购买力平价法(PPP)计算作出预测称,今年中国可能超越美国成为全球头号经济体。随后的4月30日起,“世界银行预测中国今年或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成为众多外媒的当日重要新闻。有评论称,假如世行报告这一结论为真的话,这无疑将成为世界经济史上的划时代事件,因为自1872年美国超越英国成为全球最大经济体以来,这一纪录保持了140多年。
由于世界银行的这一推测显然比之前业内人士预测的时间提前了很多,相关话题引起了国内外各方舆论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海内外各方舆论对此话题的强烈关注带动相关舆情热度快速升温。
2.中国经济超越美国时间众说纷纭
据人民网舆情监测室观察,中国何时成为头号经济体是一个在过去十几年常被提及的话题。自从1872年以来,美国就取代了英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然而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许多经济学家等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中国经济总量要在2020年前后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自从2003年以来,对中国经济超越美国的时间的预测呈现日益提前的趋势。
早在2003年,美国高盛集团第一次为“金砖四国”的经济发展做出预测时就预计中国可能在2041年超越美国。2009年11月份,高盛全球首席经济学家、高盛资产管理公司前董事长吉姆?奥尼尔预测中国可能在2027年成为全球最大经济体,届时经济总量将达21万亿美元。
2013年11月,英国渣打银行发布针对全球经济增长前景的特别报告,报告预计2022年中国GDP总量将首次超过美国(此前的2010年该银行曾预测这一时间为2020年),但2022年中国人均收入可能仍不足美国人均收入的三分之一。
2010年12月,英国《经济学人》杂志提出一套推算模式,推估中国可能在2019年成为世界经济龙头。 2012年4月17日,美国著名财经专栏作家罗伯特?萨缪尔森预计中国将在2018年超过美国成为世界头号经济体。
2011华盛顿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阿文德?萨勃拉曼尼亚发布报告称,根据宾夕法尼亚大学最新搜集的经济数据,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早在2010年中国经济规模就超过了美国。2010年中国经济规模为14.8万亿美元,高于美国的14.6万亿美元。
2012年11月,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预计中国可能最早会在2016年取代美国成为第一大经济体。
2013年8月份,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欧元之父”罗伯特?蒙代尔蒙预测,中国如果保持目前的经济发展速度,将有望在2025年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2013年12月26日,英国智库经济和商业研究中心发布研究报告称,中国将于2028年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
2014年4月29日,世界银行在美国发布了其国际比较项目(ICP)研究报告。世行报告称按购买力平价法计算2011年中国经济规模已经上升到美国的86.9%。该报告引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中美经济的预期称,在2011年至2014年期间中国经济将增长24%,而美国仅仅增长7.6%。如果忽略支出结构以及通胀程度的变化,那么2014年全年中国经济总量将超出美国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