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做事浮躁的心态一直以来是我们的要害。近来国产动漫业大部分追求量而不追求质的现象,再次印证这个缺点。
在短短7年间,中国动漫产量跃升了50倍,超过美、日、韩等国家,成为当今世界第一动漫生产大国。
6天,200余万人次参与,54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家中外企业参展,签约近50个项目,总金额达128亿元人民币。盘点第七届杭州国际动漫节,一串串的数字令人欣喜。而欣喜之余,众多中国动漫人士同时也认为,中国的动漫产业仍处于成长起步阶段,绝大部分产品犹如中国其他的工业产品,还处于产业价值链的末端。
【深陷“烧钱不挣钱”的怪圈】
“2005年,我曾说在3年内,中国能成为动画大国,如今从产量上算的确实现了大国的目标,但动画大国并非动画强国。”作为中国动画的领军人物,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院长孙立军直言。
10年前,“动漫”在人们眼中,还只是一个“小孩子玩意儿”的代名词。那年,美国动画片《海底总动员》全球上映,那条名叫“尼莫”的小丑鱼,以3.397亿美元的总票房傲视群雄,打破动画电影票房纪录。于是,很多人猛然惊醒:动漫,不只是孩子“第二课堂”那么简单,它还是全球财富奇迹的创造者。
但令人遗憾的是,中国动漫业从一出世就深陷“烧钱不挣钱”的怪圈,饱受“产量高质量低”的批评。
如今的很多中国动画人,自幼受欧美卡通和日本动漫的影响,在创作中往往情不自禁地“照搬”其中的元素。难道中国动画真的像媒体所屡屡质疑的那样缺乏想象力?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动画作品《神笔马良》、《小蝌蚪找妈妈》、《大闹天宫》等一度惊艳世界。”迪士尼公司三维制作总监凯文・盖格说,世界想看到的是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国动漫,而不是一味模仿美国和日本。“在迪士尼、皮克斯,从来没人问制作了多少分钟,他们更关注的是制作的质量。”在迪士尼有着12年动画工作经验的凯文・盖格说。
国家对动漫的扶持催生了众多雨后春笋般的动漫企业,一时间,中国动漫产业发展如火如荼。蓝皮书中指出,2010年中国动漫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动漫产业核心产品直接产值突破80亿元。
但孙立军说,相比美国动漫产业2000多亿美元的产值、日本动漫产品占据世界动漫市场65%的份额,产量上的可观数字并不值得中国动漫人“沾沾自喜”。据介绍,国外一些优秀的作品在本土播出后,还出口到很多国家重复播出。《海绵宝宝》10年仅制作了100多集,但每集的重播率都在500次以上。中国国际动漫http://www.chncomic.com/
“中国动漫不缺资金、不缺技术、不缺市场,就缺好的故事和讲故事的方式。”一位亲身参与、见证了2007年至2010年4届杭州动漫节的从业者,曾对搜集到的30部新动画作品进行了市场评估和分析,结果遗憾地发现60%以上的作品竟雷同:讲述一个幼稚甚至“白痴”的故事,设计一些丑陋但不可爱的主人公,编造一些没有逻辑甚至莫名其妙的情节。
事实证明,“杀鸡取卵”仍然是某些投资者惯用的手段。在国产原创动漫受到政府大力扶持的政策影响下,一些其他行业的淘金者迅速转战动漫领域。为了能享受各类优惠甚至得到政府主管部门的关注,这些外行资本拥有者草草编造出一个故事,就仓促上马,摇身成为动漫大军中的一员。
【完善自身造血功能迫在眉睫】
“‘十二五’是中国动漫产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中国已经进入从动漫大国向动漫强国跨越的攻坚期。”《中国动漫产业发展报告(2011)》指出。
从2009年国家发布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中把动漫列为重点发展的文化产业,各地动漫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兴起,目前已达6000多家。但中国动漫集团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李扬指出,“目前中国90%的动漫企业都是‘小、散、弱、差’,而且自主品牌少,专项技术少,这对发展不利。”
针对当前国内动画衍生产品普遍存在的“只开花不结果”的尴尬局面,浙江中南卡通董事长吴建荣认为,衍生产品才是动漫产业的主要利润来源。按照国际惯例,玩具等衍生品的销售往往占到一部动漫作品收入的六成以上,一些好的动画片甚至能占到八成。“动漫产业不是制造业,其核心是打造文化,不能一蹴而就。只有完善动漫企业自身的造血功能,并在产业链上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环节才是正途。”吴建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