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三
年纪越小新观念接受程度越强
人们常说,年轻人越来越开放了。包括言谈、穿着、观念等各方面。
零点根据调查得出结论:年轻人选择婚前财产公证的比例要高于年长者。
调查结果显示,年纪越小,对这一观念的接受程度越高,其中,以18-25岁人群所占比例最大,50岁以上人群比例最小(如图表)。
●专家观点
专家指出,年轻人做过或者打算做婚前财产公证的比例高于年长者主要也是观念上的问题。
如今的年轻人受传统观念束缚越来越少,本身年轻人的思想也比较前卫,如果是夫妻双方都愿意,他们会觉得做婚前财产公证也无大碍,不会影响夫妻双方的感情。
而年长者从上世纪50年代走来,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较深,本身他们的思想也比较保守。
另外的原因在于,年长者在结婚时差不多是白手起家,大的财产相对较少。
而现在物质生活丰富了,条件好了,涉及的财产多了,比较典型的就是房产,大城市几百万的房产不免会让人产生做婚前财产公证的想法。
●提个醒儿
婚前公证不是必须的
婚前财产公证不是必须的。只要有充分的证据能证明是属于婚前财产就可以。
按照新修订的婚姻法的规定,判断夫妻共同财产的标准就是以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为时间标准,即婚前取得的财产为个人财产,婚后取得的财产为夫妻共同财产,双方另有约定除外。
如果甲方在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之前购房并获得产权,按照现行法律规定,房产归甲方所有。
如果是在结婚之后买房,登记在一方或者双方名下,则归夫妻双方共同所有,除非有相反证据,购买房产属于私有财产,才能说明归一方所有。
如果付款比例并没有在相关证明中明确,这时候可能就需要双方签署婚前协议,或者去公证机关进行财产公证。
如果是由父母出资买房,一方最好保留父母出资的证明,如转账记录等,或者跟父母签署协议,以明确出资比例。
调查说明
调查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式,针对北京、上海、成都、沈阳、西安、广州、武汉、大连、厦门和济南10个城市的3089名18岁—60岁常住居民进行的入户访问。
●多知道点儿
婚前财产公证,是婚前财产约定协议公证的简称,指公证机关对将要结婚的男女双方就各自婚前财产和债务的范围、权利的归属问题所达成的协议的真实性、合法性给予证明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