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赫章县乌木村的一处高速公路工地上,一幅大标语写着“开山劈岭乌蒙深处建幸福”,充满了豪迈,也透露着无奈。在这个山阻水隔、被戏称为“最大的平地是一座桥”的地方,道路都九曲十八弯,好像一个个“之”字连在一起;若要修一条笔直的高速路,要不断开隧道、架桥墩,一寸一寸艰难推进。
路,也许是贵州人心里最深的痛,当地人对“路”的渴求刻骨铭心。遵义市湄潭县永兴镇万亩茶园,现在已经发展成全国第三大茶园,走进其中,绿意满盈,令人神清气爽。湄潭县副县长范振军告诉记者,在高速公路开通以前,有一次好不容易请来一位客商前来考察,结果半路就调头回去了,说环境再好,政策再优惠,路不行什么都白搭。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中明确提出要在基础设施投资上有一定倾斜,加大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和民生工程等投入力度。截至今年8月底,中央安排贵州转移支付补助1569亿元,比去年全年增加41亿元,为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贵州省委、省政府把交通、水利作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两大瓶颈”,加速突破。据介绍,去年1至6月,贵州公路水运建设完成投资额全国排位第三位。建成高速公路600公里,总通车里程超2600公里。今年全省将建成通村油路1万公里,新建、改建、维修农村通组和串户道路6500公里。
同时,2011年启动实施经国务院批准的《贵州水利建设生态建设石漠化治理综合规划》,一年开工20个中型骨干水源工程;而在以往,平均每两年才有1个中型项目。
“路通了以后不用干部做工作,农民自己就会想办法。以前种点玉米只够吃的,路通了以后,有的脑子活泛的农民就改种菜了,把菜运到城里就能多得几个活钱。”毕节市市长陈昌旭说。“现在,我们三横三纵的高速公路和铁路网络正在建设中,‘十二五’期间,将建成近800公里的高速公路和1000公里的铁路网,成为‘大进大出、畅通无阻’的综合交通枢纽和现代物流中心。”
大型交通、水利工程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在扶贫工作宏观格局中起到了统领的作用;而在微观层面,一些用来推动具体项目的基础建设也成为开发式扶贫的关键。
位于安顺市关岭自治县南部的板贵乡,是典型的石漠化地区,贫瘠的大山曾经艰难地养育着世世代代生长于斯的人口。不过,9月27日,记者来到板贵乡三家寨村时却好像到了水土肥沃的平原,漫山遍野的火龙果长势喜人,红艳浑圆的果实挂在枝头,惹人喜爱。前来购买的客人络绎不绝,订单电话不绝于耳。
石漠化地区如何发展?板贵乡按照“工程措施+生物措施+产业扶贫+科技支撑”的模式,掀起了一场顺应但不顺从、依赖却不依附的石漠化治理之战,完成坡改梯2.2万亩,堆砌土石方160多万立方米,种植各种经济林木200余万株。为了发展火龙果产业,板贵乡还在山坡上修建了蓄水池和集雨面向天要水,建起了先进的水肥一体化控制设施,采取滴灌方式将水和养料输送到每一株火龙果树根部,实行精细化管理。
启示:
发展离不开基础设施,越是恶劣的自然环境越需要基础建设,但同时,建设成本也越高,历史欠账也越多。进入扶贫攻坚新时期,我们算的不应只是经济账,更多的还应有政治账、民生账。因此,越是欠账多,越应该补上;越是成本高、投入效果不明显,越应该加大投入。让幸福的大道直通到每个人心里,让更多贫困人口享受到基础设施发展带来的红利,应该成为政府在扶贫工作中的着力点之一。
发展的内生动力打破固有体制机制的藩篱——
作为扶贫攻坚先行先试示范区的贵州省,发展的内生动力催生创新的动力和源泉,在新的体制机制下运行的扶贫开发工作,获得巨大的发展空间
进入新阶段,贫困人口的基本诉求从解决温饱转向发展致富,扶贫的理念和方式也发生了转变。“输血式”扶贫如何转变为“造血式”扶贫?国务院扶贫办政策法规司司长洪天云认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重视程度的加深,也许资金已经不是最主要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体制机制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