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健康频道 > 健康速递 > 正文
益肾化瘀祛湿汤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
时间:2014-12-08 21:55:45    来源:中国出版传媒网    健康首页    
作者魏宝强    
摘要 :
目的  探讨益肾化瘀祛湿汤治疗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60例DN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予益肾化瘀祛湿汤治疗,对照组30例予厄贝沙坦片治疗,2组均8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随访8周后统计疗效。观察项目:①临床症状、体征积分;②空腹血糖(FPG)、餐后2h 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③血脂: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④血液流变学指标;⑥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Cr)和内生肌酐清除率(Ccr)。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76.7%,对照组总有效率3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血糖(FPG、2hPG、HbAlc)、血液流变学指标及临床症状、体征积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且治疗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组治疗后TC、TG和HDL-C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P<0.01),对照组治疗后TC、TG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P<0.01),治疗组TC、TG和HDL-C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24h尿蛋白定量、Cr和Ccr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P<0.01),对照组24h尿蛋白定量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24h尿蛋白定量、Cr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益肾化瘀祛湿汤可调节血糖和脂类代谢紊乱,调整血液流变学异常,减少尿蛋白的排泄,调整肾小球滤过功能,延缓DN的进展。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中药疗法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常见且严重的慢性并发证之一,既是终末期肾病(end stage ranal disease,ESRD)的重要原因,也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迄今为止,西医在治疗上尚缺乏特效的药物,而中医药治疗本病源远流长,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预防DN的发生,阻断病情的发展及延缓慢性肾衰竭的进程有着独特的疗效,尤其在早、中期效果更为明显。2006-03—2008-05,笔者自拟益肾化瘀祛湿汤治疗DN 30例,并与用厄贝沙坦片治疗的3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部60例均为本院内一科患者,门诊25例,住院35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26~65岁,平均47.9岁;病程4个月~13年。对照组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龄30~65岁,平均50.1岁;病程5个月~15年。2组病例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病例选择标准 ①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修订的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并按Mogensen分期标准属IV期DN(即临床期DN)[1],出现持续性尿蛋白,24 h尿蛋白定量> 500 g连续2次以上,并排除原发性高血压病、动脉硬化及其它肾脏疾病。②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辨证属脾肾两虚,湿瘀壅阻证[2]
      1.3 排除病例标准  ①年龄<18岁或>75岁者,妊娠或哺乳期女性,过敏体质或对多种药物过敏者;②严重营养不良或伴有其他心脑血管(如心肌梗死、脑梗塞、脑出血)、肝、肾、免疫和造血系统严重原发性疾病者;③近1个月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急性代谢紊乱以及合并泌尿系感染者。
      1.4 治疗方法  2组均予糖尿病健康教育,采用低盐、低脂、优质低蛋白饮食,优质蛋白0.8g/kg体质量。根据具体情况选用糖适平或拜糖平或胰岛素控制血糖,空腹血糖(FPG)<7.0mmol/L,餐后2h血糖(2hPG)<10.0mmol/L。当血压≥140/90mmHg[18.6/12.0kPa]时加服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每次5mg,每日1次。
      1.4.1 治疗组    在基础治疗的同时服用益肾化瘀祛湿汤。药物组成:黄芪30g,党参15g,丹参20g,山药15g,山茱萸15g,鬼箭羽30g,积雪草30g,炒牛蒡子10g,炒山楂15g,制大黄5g,桃仁10g,泽兰20g,茯苓10g,苍术10g,荔枝核30g。每日1剂,水煎2次,各取药汁约150mL,混合后分2次温服。
      1.4.2 对照组    在基础治疗的同时予厄贝沙坦片(杭州赛诺菲圣德拉堡民生制药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J20030113)150mg,每日1次。
      1.4.3 疗程   2组均8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随访8周后统计疗效。
      1.5 观察指标   ①临床症状、体征的变化,其程度用记分法表示[2];②FPG、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③血脂: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④血液流变学指标;⑤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Cr)和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各项指标均于治疗前及治疗后周各检查记录1次。
      1.6 疗效评价 显效:临床症状、体征积分减少>60%,24h尿蛋白定量减少>40%,Cr降低>20%;有效:临床症状、体征积分减少>30%,24h尿蛋白定量、Cr降低>10%;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无改善或加重,24h尿蛋白定量、Cr无改善或增加[2]
      1.7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2结  果
 
      2.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30例,显效4例,有效19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76.7%。对照组30例,显效1例,有效10例,无效19例,总有效率36.7%。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2.2 2组临床症状、体征积分变化比较 治疗组治疗前后分别为(32.57士2.15)、(15.36士1.74)分,对照组治疗前后分别为(31.64士2.47)、(25.83士2.41)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治疗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
      2.3 2组治疗前后FPG、2hPG和HbAlc变化比较  见表1。
 
表1  2组治疗前后FPG、2hPG和HbAlc变化比较  X±S
 
治疗组(n=30)
对照组(n=30)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FPG(mmol/L)
8.76±1.18
6.62±1.31△*
8.73±1.06
7.35±1.21△
2hPG(mmol/L)
11.84±1.26
8.66±1.03 △*
11.69±1.06
10.11±1.15△
HbAlc(%)
7.85±1.12
7.06±1.05△*
7.83±1.27
7.68±1.08△

 JNV中国出版传媒网_中国国家文化产业综合性门户网站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由表1可见,2组治疗后FPG、2hPG和HbAlc均明显改善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
      2.4 2组治疗前后TC、TG和HDL-C变化比较 见表2。
 
表2  2组治疗前后TC、TG和HDL-C变化比较  mmol/L,X±S
 
治疗组(n=30)
对照组(n=30)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TC
6.02±0.57
4.68±0.58△△﹡
6.07±0.51
5.73±0.56△△
TG
2.27±0.39
1.42±0.31△△﹡
2.21±0.37
2.07±0.31△
HDL-C
0.89±0.12
1.27±0.15△﹡
0.91±0.15
0.95±0.16

 JNV中国出版传媒网_中国国家文化产业综合性门户网站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由表2可见,治疗组治疗后TC、TG和HDL-C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P<0.01),对照组治疗后TC、TG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P<0.01),治疗组TC、TG和HDL-C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
      2.5  2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情况  见表3。
 
表3  2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情况
 
治疗组(n=30)
对照组(n=30)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血浆黏度(mPa·s)
2.18±0.15
1.78±0.11△﹡﹡
2.18±0.14
2.04±0.11△
红细胞比容(%)
0.5178±0.0543
0.4769±0.0524△﹡﹡
0.5184±0.0496
0.5073±0.0436△
红细胞聚集指数
7.86±0.64
4.16±0.47△△﹡﹡
8.13±0.66
7.60±0.57△
纤维蛋白原(g/L)
4.52±0.37
3.59±0.26△﹡
4.43±0.31
4.12±0.29△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P<0.01
由表3可见,2组治疗后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红细胞聚集指数和纤维蛋白原均明显改善(P<0.05,P<0.01),而且治疗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P<0.01)。
      2.6  2组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定量、Cr和Ccr变化比较 见表4。
 
表4  2组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定量、Cr和Ccr变化比较
 
治疗组(n=30)
对照组(n=30)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24h尿蛋白定量(mg/24h)
2630士1270
1150士360△△﹡
2350士1120
2130士1080△
Cr(μmol/L)
139.1± 33.9
107.2± 16.8△﹡
137.8± 30.2
127.1± 27.5
Ccr(ml/min)
32.76±10.17
55.85±8.83△
33.57±9.66
37.25±8.76

 JNV中国出版传媒网_中国国家文化产业综合性门户网站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由表4可见,治疗组治疗后24h尿蛋白定量、Cr和Ccr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P<0.01),对照组24h尿蛋白定量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24h尿蛋白定量、Cr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
 
3讨  论
 
       中医文献中记载的消渴日久出现的水肿、胀满、尿浊、吐逆、肾消、关格等证与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表现十分相似,多出现于消渴中晚期。中医学认为,消渴日久,伤阴耗气,阴损及阳,脾肾俱虚,血脉瘀阻,水湿潴留,浊毒内停导致疾病的发生。其基本病机特点是本虚标实,本虚指脏腑的气血阴阳亏虚,标实即痰浊、水湿、瘀血。发病初期以肺、脾、肾虚损为主,因其虚损,导致湿邪内蕴,进而弥漫三焦,阻遏气机,气滞则血瘀,加之气虚无力统血,终致瘀血内生。湿邪和瘀血进一步加重脏腑功能的损害,形成正虚邪实、互为因果的病因病机特点[3]。针对脾肾两虚、血瘀水湿痰浊互阻的病机特点,我们采用益肾化瘀祛湿汤治疗临床期DN患者,方中黄芪归脾、肺经,味甘,性微温,专司益气培本,且能利尿,张锡纯云其“能大补肺气,以益肾水之上源,使气旺自能生水”,故能脾肾双补,为君药。苍术味辛、苦,性温,有健脾燥湿、祛除风湿之功,可助黄芪燥湿实脾,振奋中土。党参味甘,性平,具补中、益气、健脾、益肺之效;山药性平,味甘,健脾补肾,入脾、肺、肾经,二药均为脾肾双补之常品。山茱萸性温,味酸,可补益肝肾,敛精益阴;茯苓性平,味甘淡,归心、肺、脾、肾经,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之功效。共为臣药。配伍制大黄泻滞活血,山楂消食行滞散瘀,炒牛蒡子解毒消痰,荔枝核行气散结;与丹参、桃仁、泽兰、积雪草、鬼箭羽合用以活血养血行气化瘀,共为佐药。诸药合用,共奏益肾健脾、祛湿化瘀之功。临床研究结果表明,益肾化瘀祛湿汤可显著改善DN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治疗前后有显著差异;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显示本方有良好的调整脂代谢作用,可以改善血液流变学;可减少尿蛋白的排泄,改善肾功能,起到减缓DN发展的作用。
因此,为更好地阻止或延缓DN肾功能减退的自然进展速度,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并延长寿命,本方值得进一步研究和讨论。
 
参考文献
 
[1] Mogensen CE, Schmitz A, Christensen CK. Comparative renal pathophysiology relevant to IDDM and NIDDM patients[J].Diabetes Metab Rev,1988,4(5):453-483.
[2]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233-238.
[3] 杨丽珍.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38例疗效观察[J].新中医,1998,30(9):l1-13.
 
作者魏宝强简介
 
医学硕士,安徽省滁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主治中医师。
早年毕业于内蒙古医学院,从事临床工作20余年,潜心研究胃肠、心、肺、肝、肾系疾病,及抗衰老情志、饮食疗法和养生保健,治病长于整体辩证求实,疗效显著。擅长肾病、内分泌、消化、呼吸、失眠、便秘等内科疾病及妇科、儿科、皮肤及肿瘤放化疗后的康复调养。近年来从事“治未病”体质辨识及健康咨询工作,对各种偏颇体质及亚健康人群,制定膏方及行之有效的调理治疗方法,以达调补养生,延年益寿之道,疗效确切。在国家级杂志发表学术论文数篇,积累了较丰富的临床经验。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
[!--temp.pl--]
如果你对健康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
企业服务
推广信息
点击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