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冯燕、李慧敏 记者吴艳荣)近日从省发改委获悉,我省将重点发展新能源、新一代信息、生物、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和海洋经济等,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化、集聚化、高端化发展,增强对全省经济结构调整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力争到2015年,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达到3000亿元以上,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0%以上,年均增速达到25%以上。
据了解,今年以来,省发改委以重点项目、产业基地、示范园区和创新能力建设为抓手,强化规划和政策引导,深入推进引进合作,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化、集聚化发展,努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取得了积极成效。今年1-9月,全省规模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增加值768.5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10.2%;同比增长20.1%,高于同期工业增速4.2个百分点。其中增长较快的是新材料、新能源、先进制造领域,增速分别达到39%、31%和24.8%。预计到年底,规模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达到1000亿元左右,同比增长20%以上,初步实现了我省“十二五”时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良好开局。
“十二五”时期,结合省情实际和产业发展潜力,我省将重点推进实施新能源及应用示范、信息产业升级、生物产业创新发展、新材料特色产业链壮大、高端智能装备、节能环保技术产业化、新能源汽车示范、新兴海洋产业培育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八大工程。全省推进实施投资1亿元以上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760项,项目总投资9830亿元,到2015年销售收入达到11870亿元。其中省重点推进投资10亿元以上重点项目210项,项目总投资8204亿元,到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10000亿元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全省经济的支撑引领作用显著增强。
同时,加快建设一批新兴产业示范区和高技术产业基地。围绕“十二五”规划提出的产业聚集化发展任务,推进实施“15930”行动计划,即重点推进建设1个环首都新兴产业带、(下转第六版)
(上接第一版)5个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9个省级特色新兴产业基地和30个新兴产业集聚区,积极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发展。
——— 环首都新兴产业带。以紧邻首都的涿州、安次区、涞水、涿鹿、怀来、赤城、丰宁、滦平、兴隆、三河、大厂、香河、广阳区、固安等14个县(市、区)为重点,发挥区位和产业基础优势,吸引和承接首都科技资源外溢和产业转移,打造首都新兴产业培育发展区、科技成果孵化转化区和低碳经济示范区。
——— 5个国家级高技术产业基地。已具相当规模的石家庄国家生物产业基地、保定国家新能源高技术产业基地、廊坊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化基地要加快在建重点项目建设,力争项目早日完成投产达产;石家庄、廊坊两个国家高技术服务业基地,要尽快建立完善推进工作机制,谋划实施一批重点项目,做好国家专项项目储备。
——— 9个省级特色新兴产业基地。加快壮大已有一定基础的邢台光伏产业、邯郸新材料、石家庄半导体照明、安国现代中药、唐山高端装备制造、承德仪器仪表、秦皇岛数据产业、承德钒钛新材料、张家口张北新能源等9个高成长性特色产业基地。
——— 30个新兴产业集聚区。在环首都新兴产业示范区和国家、省新兴产业基地的基础上,邯郸、邢台、石家庄、保定、衡水、沧州和秦皇岛等设区市都要按照建设工业集聚区的要求,各谋划建设两个以上新兴产业集聚区,使全省新兴产业集聚区达到30个以上。
省发改委主任刘学库表示:“省第八次党代会报告提出,坚持把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主攻方向,支持新能源、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扩规模、上档次,推动海洋经济、高端装备制造等具有潜在优势的产业重点突破。省发改委认真贯彻落实省第八次党代会精神,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作为调结构、转方式的核心任务,继续加强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创新产业发展,通过加强项目谋划实施、深化引进合作、拓宽融资渠道、加快发展创业投资等具体措施,真抓实干,努力促进各项工作再上新水平。”